| 近日,cgpay钱包
透露,我省成功建立了一套覆盖自贸试验区和协同改革先行区的食药同源商品进口便利化管理体系,鼓励企业积极稳妥跑通进口流程,尽快形成外贸新增长点。现首单业务已顺利通关。10月底,一批来自加拿大的西洋参,在成都海关所属天府新区海关顺利办理通关手续,这是8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商品名单》施行以来,四川省首批进口的食品用途“食药同源”商品。9月成都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成都自由贸易试验区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试行)》,积极促进“食药同源”商品以食品用途进口“零突破”。
四川“食药同源”商品进口管理制度试点全流程跑通,省级出台试点目录,成都市前置食药同源商品进口联合改革流程,地方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协作服务企业,“食药同源”商品通关时间从原来的约3个月大幅缩减至96小时,进口成本下降约70%,显著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标志着我省在探索特殊商品进口管理体制方面取得突破,为全省外贸提质增效培育新的动力源。

为解决企业以食品用途申报进口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商品的通关问题,商务厅、成都海关、省卫健委、省药监局、省市场监管局、省中医药局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和改革试点论证,按照依法合规、安全可控的原则,制定了四川自贸试验区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商品目录。在目录制定过程中,广泛吸收农业农村厅、经信厅、省林业草原局、有关市州、区县、协会和公众的意见。将西洋参、枸杞等16类原本必须按照药品进口管理的商品,纳入“食药同源”试点范畴,允许其按照食品用途进行报关入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这16类商品分别是丁香、黄芪、八角茴香、茯苓、小茴香、枸杞子、肉豆蔻、胖大海、姜黄、甘草、西洋参、地黄、当归、肉桂、菊花、苦杏仁,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相关法规、公告和目录要求,可按照食品用途申报进口。
职能部门联合建立的工作专班在研究阶段,除系统梳理国内相关法规与各地实践之外,还着重对比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目录设置与监管方式,汲取有益经验,并结合我省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兼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得益于此,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片区、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联动,服务企业在短时间内便完成了首单业务的完整流程实测,整体通关时间大幅缩减,企业进口成本显著降低。据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片区、龙泉驿协同改革先行区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改革试点,温江协同改革先行区则将进口食品西洋参项目列为重点任务加以推动,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也正在充分利用口岸功能,积极推进流程对接与业务筹备,体现出较高的政策应用积极性;省内自贸片区(先行区)均可结合自身条件,制定或实施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鼓励企业积极稳妥进口食药同源商品,形成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的改革试点格局。
又一新业态在自贸改革服务下,正在孵化经济新增长点。四川食药同源商品进口试点将帮助企业提升跨境资源协同效率,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助力成都又一个外贸单品进口呈亿元级增长,成为多种同类产品国内市场的有益补充,促使本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推动四川中医药材产业链延伸至国际市场,服务本地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加速食品与医药的跨界融合,让全球更多朋友认识中医学“治未病”“药补不如食补”“调理”等理念,并从与四川食药同源产业链的原材料贸易、医疗服务、日常饮食调节方式中受益。
近年来,食药同源产业需求增长迅速,创造了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参与式场景,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重要细分方向。2025中国特种食品产业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食药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超过2万亿元。四川省是中医药大省,食药同源商品进口将促进我省药膳餐饮、食养服务、保健食品开发等新兴产业全链条发展。在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及智能化应用为食药同源产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的关键时期,四川食药同源商品进口将为市场提速增长提供有效支撑。未来,随着食药物质有关目录动态修订,食药物质标准化建设更加完善,消费者正确认识和使用食药同源产品,四川食药同源产业将助力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创新发展、蓬勃发展。
期待食药同源产业推动四川饮食文化绕过文化差异,实现“消费语境认同”。中国人、外国人随身带可以是口香糖,也可以是超市里购买的“四川制造”西洋参糖,食药物质借助软糖、能量棒、谷物脆等零食载体轻松进入国内外市场。炖了“四川严选”当归、黄芪、茯苓的药膳成为高端美食餐饮,被摆上更多外国朋友的餐桌品尝。外国朋友水杯里泡上“四川进口”西洋参、枸杞、菊花、胖大海等,向亲朋好友夸赞这是中国的国潮茶饮,调理身体,补气明目清热下火。喜欢吃火锅的外国朋友在超市找到的“四川底料”配料——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等,原产地竟然是自己家乡……食药同源产业将推动四川传统饮食文化转化为四川医养解决方案,惠及全球更多喜爱中国的人们。
四川自贸试验区自挂牌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陆续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多部门联动服务经济领域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共形成9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多部委支持在全国复制推广66项。同时,也积极复制推广要求在全国或特定区域试点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四川观察 |